梧州藤县陶瓷生产基地迅速崛起 (2011-04-15)

  3月28日,广西新舵陶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,6条生产线同时点火,几十个熔炉瞬间火海一片,蔚为壮观。该公司从基建到点火仅用一年时间。

  至此,建设时间不到两年的梧州市陶瓷产业园藤县中和集中区,已有5家陶瓷企业的33条生产线成功点火并试产投产,每日几十万块瓷砖“新鲜出炉”。另有4家陶瓷企业的基建、安装等工作也紧锣密鼓进行。“到年底,集中区将有80条陶瓷生产线点火投产,广西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――‘南国新陶都’将在藤县这块热土上迅速崛起。”藤县县委书记何棠说。

  “点土成金”的得意之作

  以前是卖白泥到广东,现在是卖瓷砖到全国各地甚至东南亚地区,这一转变可谓是藤县“点土成金”的得意之作。

  藤县陶瓷生产资源丰富,经初步勘探证实,该县高岭土(俗称白泥,陶瓷主要原料)覆盖区面积就达23平方公里,贮量超过6.7亿吨,深度在100米左右。

  早些年,许多精明的商家就盯上了这里的白泥,纷纷在山头上安营扎寨,把一车车、一船船廉价的白泥运往广东等地。

  “以空间换时间,以资源换产业,以存量换增量。”这是自治区党委、政府在把握经济规律、总结发展经验、科学审视区情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。

  藤县如何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?该县党政领导认真思索,审时度势,抢抓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良机,派出多支招商队伍,赴广东、福建“淘金”,吸引12家环保标准高、品牌声誉好的陶瓷企业抱团入驻集中区,总投资98.9亿元,建设生产线148条,全部投产后产值将达150亿元。此外,该集中区还引进陶瓷配套项目3家。

  中和集中区是全区第一批27个重点园区之一,并已纳入获得自治区A类园区资格的藤县工业集中区统筹管理。该园区总体规划2.1万亩,规划建设陶瓷生产线200条,年产值将达200亿元,配套物流业产值达100亿元,创税8亿元以上,安排近10万人就业。“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,承接好广东陶瓷产业转移,有效填补广西在陶瓷产业方面的空白。”2010年1月8日,自治区党委书记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视察中和集中区时要求。2009年9月9日,自治区主席马飚为最早进入该园区总投资40亿元的广西新中陶陶瓷有限公司首条生产线点火。

  集中区惊人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的气势,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,驻粤桂外国使节团、佛山陶瓷行业协会、各高校学者代表等都先后来到该区参观调研。“藤县将按照高起点规划、高质量建设、高效能管理的建设理念,打造一个布局合理、配套先进、生态优美的陶瓷产业城,打造成为集生产、销售、研发于一体的‘南国新陶都’。”藤县县长黄东明信心十足。

  大交通大服务助推大发展

  “从藤县到佛山水路运价每吨20元,而公路运价则要200元,一年光运输费用就可节约上千万元啊。我们正是看中西江水运具有通航能力大、运输能耗小、运量大、运价低的优势才抱团来的。”新舵陶瓷的罗总算了一笔账。

  藤县努力构筑大流通的交通格局:南梧二级公路、洛湛铁路、南广高铁、贵梧高速公路等横穿集中区。长洲水利枢纽的建成,在藤县地域形成约100公里的深水库区。库区范围内的梧州港赤水作业区码头一期5个2000吨级泊位已经建成,二期规划建设5个3000吨级多用途泊位,3000吨货轮通过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可直达粤港澳。进港铁路也鸣锣开工。2009年11月2日,广东金舵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有成到藤县考察,在参观了梧州港赤水作业区及新中陶陶瓷等项目后,当晚就与藤县政府签约,决定投资8.4亿元,上马14条陶瓷生产线。

  “基础设施、资源环境这些硬条件固然重要,但对于客商来说,更看重的是投资软环境――高效的服务,真诚的态度,扎实的工作作风。”何棠说,藤县打造优质软环境,不仅在引进陶瓷项目中赢得先机,更是赢得了未来。

  去年7月,得知新中陶陶瓷公司的运力存在困难后,何棠和黄东明积极联系梧州火车站商讨解决,并最终达成共识――火车站每月调剂不低于100个标准柜的运量支持新中陶,使该公司运输成本降至原来的85%。一家要投产的陶瓷公司急需员工,在不到一个月内,藤县有关部门就帮助他们招聘了近1000名员工。

  藤县陶瓷业一周引来两对亲兄弟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证。去年4月26日,广东客商罗有成亲自引荐其兄长罗有志,与藤县签订共投资4.8亿元的陶瓷生产项目。4月30日,福建客商王家伟、王家助兄弟,又分别与藤县政府举行签约仪式,各投资6亿元建设两家陶瓷企业。藤县陶瓷业一周内迎来两对亲兄弟,投资总额达16.8亿元。

  截至3月底,藤县共为落户本县的陶瓷企业代办各种证照180多件(起),证照办结率达100%,为陶瓷企业协调解决用电、招工和通信网络等问题;组织全县陶瓷企业与各商业银行对接洽谈融资事宜,协助陶瓷企业获得贷款超2亿元。

  “藤县在推进陶瓷项目建设中,以‘面对面’、‘点对点’、‘人对人’的服务方式,创造了‘藤县速度’。”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不久前印发的一份送阅件,肯定了该县的成功做法。

返回 返回顶部

声明:本站转载的某些稿件是为信息传递、不代表本站观点,本站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
如有侵权,请与我们联系 yatnet#gmail.com(@代替#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