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业建设发展、助推柳州打造生态现代宜居创业城市 (2009-09-18)

  “山清水秀地干净”,2006年10月温家宝总理考察柳州时对当地生态环境这句评语,是对柳州生态环境建设的褒奖,也是对柳州林业建设发展的充分肯定。

  新中国成立60年来,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,柳州林业取得了长足进步,成果丰硕,为建设生态工业柳州、打造现代宜居城市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。

  柳州林业——群众参与度最广的行业之一

  根据国家建设秀美山川的总体部署,尤其近年来按照自治区及市委、政府建设“宜居城市”的要求,柳州市人民在林业生态建设中,做了大量艰苦而卓有成效的工作,从以下提供的一组组数据中,你就可以知道生态环境的改善确实来之不易!

  近30年来,全市参加义务植树达4500多万人次,开展人工造林750万亩,折11.2亿株。如果把这些树以1米的间距排开,相当绕地球赤道28圈;落实中央、自治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共340万亩,占全市林地面积的近20%;实施退耕还林工程58.8万亩、珠防林工程11.2万亩、绿色通道工程27.4万亩、城市林业生态圈工程2.7万亩;开展封山育林167.4万亩;新建沼气池22.7万座,每年减少的能源性消耗木材20多万立方米;组建森林公园4个(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)、自然保护区6个(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),面积达140万亩。如今,全市的森林面积已增加到1700万亩,森林覆盖率达60.09%,每年还可为社会提供商品木材100多万立方米;杉木林和油茶林面积稳居全区第一位,森林资源总量排全区第四。

 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,在位于柳江河上游重点林区的三江、融安、融水县(自治县),有几十万林农生活在重点公益林区内,他们守护着祖祖辈辈视作命根子的一山山林木却不能砍伐,只能领到一些区区补偿金艰难度日,有些还不得不举家外出打工谋生。正是由于许许多多向他们一样默默地、无私地付出和参与的人民,才有柳州林业的今天!

  柳州林业——生态效益价值最大的行业之一

  上述的林业生态建设成果是个什么概念呢?它的价值到底如何呢?它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呢?

  据国外生态专家计算,一棵生长50年树木的生态价值就达到近20万美元。我国有关专家测算,森林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经济价值的20倍。目前该市生态公益林面积近520多万亩,其中有林面积340万亩,按目前一般有林地的木材价值每年每亩300元计算,340万亩生态公益林每年产生的潜在经济价值为10.2亿元,而其创造的生态效益价值每年达200多亿元!

  如果加上商品林和石山灌木,全市1700多万亩林业用地每年创造的生态效益价值在1000亿元以上!涵养水源蓄水量为3.4亿吨,相当于560个红花电站或8个三峡电站的库容量;每年还可吸收二氧化碳3040万吨,制造氧气2080万吨,潜在市场价值达20亿元。按一个成年人每天要消耗氧气0.75公斤,相当于可供全市人口消耗20年。

  这一天文数字般的价值虽然看不见摸不着,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却可以真实体会和感受得到:山变青了,水变蓝了,鸟变多了,多年不见的动物逐渐出没了,空气越来越清新了……

  柳州林业——最有潜力和希望的行业之一

  林业是集生态、经济、社会三大效益于一体的行业,是21世纪的一个朝阳产业。该市通过长期的努力和一系列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和建设,使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,也形成了林业自身的良性循环发展,谱写了这一朝阳产业的亮丽篇章。

  森林资源面积大幅度提高。从2002年北部四县(自治县)划归柳州管辖后,全市森林面积剧增了20多倍,由原来的71万亩增加到目前的1700多万亩。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9.0%增加到目前的60.09%,森林蓄积量达到2820万立方米。

  林业产业得到了发展壮大,成为整个林业良性发展的强大动力引擎。2008年全市林业产业实现总产值85亿元,排在全区第二位。尤其是以按树、毛竹、油茶等速生丰产林、经济林为重点的商品林基地建设发展迅速,极大地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,为发展县域经济,促进农民增收、地方增税、企业增效、森林资源增长起到了积极的、重要的作用。

  森林旅游业的逐步兴旺,为“三产”发展和解决农村富余劳力提供了新的途径,注入了新的活力,全民生态意识明显增加。通过广泛宣传和长期实践,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认识到了实施重点工程、改善生态的重要性,自觉、普遍地参与到规模浩大的生态建设中去,从而使该市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变,展现了一幅幅动人和谐的画卷——柳江碧波九回肠,两岸垂柳戏鳞光,白鹭展翅翔寻去,大山深处是乳娘!

返回 返回顶部

声明:本站转载的某些稿件是为信息传递、不代表本站观点,本站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
如有侵权,请与我们联系 yatnet#gmail.com(@代替#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