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宁:建材促销难辨虚实、行家建议 (2010-01-09)

  分享经验:促销难辨虚实 行家建议吃透促销规则

  春节即将到来,各大家居卖场都趁着这个时机在进行疯狂的促销,尽管促销手段有点缺乏新意,但是热度丝毫不减。面对各种各样的返券、打折、降价、返现,消费者一方面不愿错过省钱机会,另一方面又难辨虚实。行家建议,消费者吃透促销规则、对比实际成交价,才是王道。春节即将到来,各大家居卖场都趁着这个时机在进行疯狂的促销,尽管促销手段有点缺乏新意,但是热度丝毫不减。面对各种各样的返券、打折、降价、返现,消费者一方面不愿错过省钱机会,另一方面又难辨虚实。行家建议,消费者吃透促销规则、对比实际成交价,才是王道。

  返券诱惑引得“老马失蹄”

  刚得第二套房的吴女士,已经算是一个装修经验丰富的“老手”了。第一套房子的装修性价比颇高,因此她博得左邻右舍的好评,亲朋好友装修都爱找她出主意。

  然而,第二套房子装修伊始,吴女士却在返券促销上栽了跟头。不久前,她获悉某装饰公司推出优惠活动:“只要业主在促销时间内签单,就可以获赠5000元的装修券。”吴女士当场交了1000元定金,领取了一张装修券。在签字领奖券时,工作人员再三重申,这张券不限使用时间,所有装修项目都能用。

  近日,吴女士打算将第二套房简单装修一下出租。于是她打电话到公司,打算花一万元将墙壁、地板装修一下,自己出5000元,余下的5000元则用装修券抵掉。吴女士刚把想法一说,却被公司设计师一口回绝了。对方称,按照公司的规定,吴女士至少要在该公司装修费用达5~6万元的基础上,才能使用这5000元的装修券。“这不是忽悠人吗?”吴女士一怒之下就投诉到工商部门。

  返券促销方式虽然老套,但是看起来极具诱惑力。近日记者来到某大型建材市场,看到了不少类似的优惠信息,“单张购物小票满500元可使用50元折扣券一张,1000元两张,以此类推”。走进店内,记者与一位地板销售员谈起来。该销售员告诉记者,店内只有部分商品可使用折扣券,大部分商品是不享受折扣券的。采访中,记者注意到,一些消费者领到返券后都犯嘀咕:“想要得实惠还得再花钱,这样的消费到底是谁赚了?”

  点评:业内人士张先生表示,返券使用不方便,容易把消费者引入“循环消费”陷阱,对消费者没实际意义,倒不如直接打折更实惠。

  清仓促销探清虚实

  说起购买清仓尾货的经历,家住南宁长湖路某小区的李小姐一脸愁容。2009年12月,急于装修新房的她从某大型装饰建材卖场,买回心仪已久的复合地板。

  “当时主要看到地板折扣很低,广告上说的是‘年底清仓,亏本销售’。一看到地板价格每平方米比平时少了几十元,我就动心了。”没来得及多想,李小姐立即下了订单。

  地板安装比较顺利,可是没安多久地面就拱起来了,个别地方还有开裂现象。李小姐前后找了商家几次,但商家找出了促销单上和下单协议上的注明表示,“此为该款地板最后一批货,合同上写明了不退不换的,所以才卖那么低价。”李小姐对此后悔不已。

  每到岁末年初,“清仓”往往成为一些商家招徕顾客的筹码。近日,记者在南宁多家建材市场看到了“尾货处理”、“甩货”、“清仓”等字样。

  在南宁明秀路某建材城的一家洁具店,记者在店门口赫然看到了“清仓甩卖”的字样,一款标价为680元的浴室柜,贴上了“清仓样品”的醒目广告。以下是记者与该店销售员的一段对话,“清仓”宣传的真实性可见一斑。

  “这个浴室柜样品放在我家显小了,我能重新定做吗?”

  “可以,但价格要贵一些,大约在1000元左右。”

  “不过我家要5月份才安装浴室柜,到时提货可以吗?”

  “没问题啊,交个定金就行。”

  “不是已经清仓了吗?怎么还能接受预订呢?

  “只要业主想要都会有的。”

  点评:广西建筑装饰协会负责人表示,清仓并不是年底特有的促销手段,但年底清仓会更多,如果清仓只是商家的一种宣传噱头,消费者很容易被误导。这种促销手法是针对消费者贪图小便宜的心理而来的,而且这类商店里的商品质量一般得不到保证,因此消费者在家装选材过程中,千万不要盲目听信广告宣传,一定要选择信誉可靠的卖场与品牌,多比比、多看看,理性消费。

  现金折扣最受青睐

  “我从不相信什么返券促销,对我来说,买到手多少钱才是最重要的。”正忙于装修新房的韦先生如是说。

  现金折扣是建材市场常用的促销方法之一。最近,记者在某建材城看到,不少商家开始大幅打折。在一家瓷砖专卖店里,售货小姐告诉记者,店内不少款式都实行七五折,“准备到春节了,瓷砖就走个量”。记者看中一款原价为257元/平方米的瓷砖,小姐立刻给打了个七五折。当记者表示最近就要货时,销售小姐告之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再打个八五折。

  在另一家瓷砖店,当记者问及新年有没有优惠时,销售人员表示,目前店内正在打折让利期,购买瓷砖七折优惠。另外,如果单次购买较多,价格还可以再商量。

  在采访中,记者也注意到,一些不法商家利用品牌店面销售非品牌商品,容易让消费者中招。在一家洁具专卖店里,该品牌一款蹲便器特价促销只需78元,而店内其他蹲便器售价都要比它高出许多。当记者问及该款的降价原因时,销售人员表示是年终让利,“以前卖150多元。”记者仔细看了下促销的蹲便器才发现,原来该款产品并不是店内品牌,而是一个不知名的牌子。

  点评:业内人士建议,众多的促销方式对消费者来说就是价格,在同等品质的条件下,价格低者胜。因此,不必迷信促销力度孰重孰轻,最主要的是吃透促销规则,比较实际成交价,这才是王道。

  南国早报 许莎明

返回 返回顶部

声明:本站转载的某些稿件是为信息传递、不代表本站观点,本站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
如有侵权,请与我们联系 yatnet#gmail.com(@代替#)